央视网消息:目前,新麦收购进入旺季。在2023年的麦收时节,河南遭遇严重的“烂场雨”,部分地区的小麦出现籽粒萌动和麦穗发芽现象。针对这种情况,河南省政府出台政策,采取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相结合的方式,对受损小麦实行政策兜底收购、分类分级收购。
河南省要求,以县为单位指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等主体,适当高于市场价格敞开收购、分类处理。在周口市淮阳区,当地政府设立了16个定点收储库点,并从银行贷款6亿元专门用于小麦收购。在实行政府性托收的同时,当地还采取了粮食经纪人托收模式。
据了解,在受损的小麦中,有相当大一部分虽然已经发芽,但食品安全指标不超标。对这类不超标芽麦,政府部门出台了收购指导价,每市斤1块钱,根据行情可上下浮动,最高收购价格到每斤1.2元。
目前,西平县8个定点收储库点已收购小麦芽麦12.8万吨,正阳县共收购芽麦11.6万吨,收购价格在每斤1.16元—1.25元之间。
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7月1日,全省累计收购小麦545.8万吨。其中,国有粮食企业积极入市参与收购,共收购小麦145.9万吨。(央视网)
【编辑:李岩】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